“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。”
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,养老行业的需求、潜力也逐渐增大。养老行业怀抱着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,也面临着些许对未知的困惑与迷茫。
今年6月,2019上海养老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在新国际博览中心顺利闭幕。与此同时,一本探索产业未来的养老专著也正式预售出版。这本书集访谈案例分析于一体,汇集了53位养老行业一线大咖的所思所想。
今天,晓马为大家分享《养老人说养老》一书中,AID组委会周琤瀛先生的访谈内容,介绍AID团队对养老产业的见解,以及在展会幕后的种种坚持。

台上“三天展”,台下“全年功”
这几年,各地老博会兴起,“老博会”的热度前所未有。小编十分好奇作为行业中人,周总如何看待“老博会”的价值与核心竞争力?周总表示,十多年前,网络尚不发达,买卖之间信息不对称,展会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,参展商通过展会,展示形象,接洽客户,二三天时间内轻轻松松就可以收获上百个潜在客户,展会期间签约量也十分可观。随着互联网、移动互联网的普及,电商平台的快速掘起,B2B专业展会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;展会的目的和意义也发生了变化。
周琤瀛先生主持 2019中国养老行业推动者峰会
回顾多年运作老博会的经历,周总表示,原来做老博会,专业观众的参与积极性高,邀请也相对容易;而现在,获取信息的渠道异常丰富,如何邀请到高质量的专业观众已然成为办展工作的重中之重了;而专业论坛作为老博会的重要元素,能在短时间内聚集最具活力、最有热度的行业精英,富有多重价值,是汇聚专业观众的选择重要手段。
如今,更多人在展会中见面、沟通、听论坛、看看别人的发展、联络找寻合作的伙伴。养老行业的展会交易已不再是主体了,更像是行业大聚会,展会的意义也由“三天展会”演变成为“全年综合平台”了;相对应的,办展单位对参展商的服务也由“三天展示”模式变成“全年服务”模式了。原来以看产品为主要目的人,因为“专业论坛”、“活动”等各种因素来到展会;专业观众的选择进一步聚焦,未来养老行业展会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。
AID不止于展,展期外362天构建全行业多元化信息平台
对于专业的老博会而言,不管代表品牌高地的展会,还是代表市场高地的展会,都应强化服务,“三天展会”背后必须建立为参展商提供全年服务的资源平台。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中,参展商选择展会的逻辑不同,业务合作需要、拓展外地市场、看重展会的其它(平台及论坛)支持、参与协同活动都有可能;三天之外的“其它价值”——全年多维度的资源支持,已真正成为展会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。
不管参展商们因为何种原因决定参展,他们对展会的服务和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。周总表示,对于如何把控展会内容及服务质量,每家办展单位都有自己的理念。在上海老博会,有一部分元素(食品、保健品类、按摩器类)不允许出现;每年的展会,上海国展都会花大量精力仔细筛选参展商的资质,查验其营业执照与实际业务的一致性。但尽管如此,仅凭文件审核,依然很难守住参展内容“质量”的大门。每年展会现场,都会安排工作人员巡场,发现问题,当场退钱清退,全力保障参展内容的纯粹性以及展会的专业性。
AID 2019 展会现场
上海国展养老团队在论坛嘉宾选择及分享内容筛选方面,设置了系列“规定”。周总表示: 为了保障内容是有借鉴意义的实践经验,更是非实战派不请,非“干货”分享不用;为了充分保障内容新鲜、与时俱进,每年都会更换接近80%的嘉宾,尽可能地规避内容重复。对于论坛内容的尺度把控更是慎之又慎,既要有一定的前瞻性,又要与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。以前养老行业活动少,内容组织相对容易;如今,养老会议活动多,各个会议的内容难免存在 “翻新稿”、“水稿”,真正有质量的分享内容十分难得;专业论坛部分,组委会可谓是费尽心“机”。
对上海老博会的同期论坛,周总如此回应:收费不是为了盈利,而是为了筛选出高质量的专业听众;精准传播“好内容”,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;另一方面,经过严格把控,层层筛选的专业性分享,是组委会与嘉宾的心血;好的内容应该被尊重,为知识付费也是一种良好的交流姿态。18年展会的同期论坛获得了业界以及众多同行的认可;实践证明“好内容”才是关键,未来组委会还是将“好内容”进行到底,严把质量关,不辜负听众的信任。
第四届中国养老行业陆家嘴峰会
在线下服务方面,上海老博会也有许多安排:比如,提供一些展品发布的机会,扶持有需要的客户;比如,邀请部分企业参与“辅具走进社区”的系列线下活动;比如,为部分国外参展商提供开拓市场的资源、推广帮带,助力他们打开国内市场;比如,设置全年活动,为参展商提供场外交流导流的机会。 周总表示,要搭建“展览-论坛-活动”式的展会生态体系平台,持续地为参展商对接更多资源,定制个性化的方案,从而支持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。只有行业发展了,展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。总之,三天展会的成功还是要建立在全年的服务上。
“辅具进社区活动”
2019,全年活动一起走
对于各地开花的老博会,周总有不一样的看法。他认为,许多城市老博会都由政府牵头,带有一定的公益色彩;多数展会在区域内都颇具影响力,但展会的专业性(参展商、同期活动)还有待进一步提升。客观来看,老博会作为专业展会,未来必然是要进行市场化转变的。从适应未来的竞争角度看,各地老博会应关注地域文化以及区域养老产业的特点,聚焦细分领域、主题化运作,让展会富有特色,向真正助力促进区域养老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老博会转变。去年鄂多尔斯举办的旅居养老峰会就是聚焦细分领域的很好的尝试。
第一届内蒙古健康旅居养老产业会展鄂尔多斯多边对接会
另外,各地老博会也可考虑尝试一些新的方向,如“B2C”展会模式。在C端的老年人群体及家属端进行深度耕耘,强化促进“老年人树立积极老龄观”的相关内容,影响老年群体观念的同时,教育市场,将展会定位为与老年客户沟通交流的平台,或可以突围;但具体操作方面,一定要严格把好参展商的“关”,杜绝PTOP产品(“保健品”)“坑”老人现象。
2019年全年活动嘉宾募集
18年年末,上海国展养老团队面向全行业发起了“2019年全年活动嘉宾”募集活动,引发行业同仁的高度关注,小伙伴们都对上海国展养老团队2019年全年活动安排十分好奇。周总表示,发起嘉宾募集是出于对全年活动内容质量的考虑,希望在全行业范围内寻找最具价值的新鲜内容;同时也想给不知名者一个展示的机会,扶持行业创新,进一步推动行业良性发展。
AID 首次举办于2000年,经过20年的发展,已经成为中国专业养老及康复辅具领域规模最大、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品牌博览会。
周总表示,上海国展作为发展养老事业的国企代表,十分看好养老行业的发展空间,相信伴随着养老行业的发展展会的规模也会进一步扩大;上海国展养老团队更有实力、更有意愿为推动行业发展而长期奋斗。下个阶段,上海国展养老团队会站在全行业的立场上,会突破地域限制,走出北上广,探索二三线城市的合作机会,开展“会议/论坛”类的活动;为促进区域养老行业的交流、促进区域市场发展而努力。
本书作者简介:
贾筱珊,第六十三种颜色主编,“养老江湖”人物访谈作家。从事地产营销六年,投身养老七年。原保利养老品牌营销负责人,先后负责保利安平·和熹会(长照机构)、保利和悦会(小微机构)品牌营销工作。2017年创办养老自媒体平台,独立运营养老自媒体公众号,开办养老人物专访栏目——养老江湖、养老朋友圈,发布专稿百余篇,引发养老同行高度关注。